本报讯(记者 林 俊 通讯员 唐铭宏) 与当前长沙火热天气同步,中非“经贸热”也不断升温。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本届博览会期间,长沙海关累计受理参展展品70单、货值136.2万元,较上届分别增长25%和160.5%。芒果汁、猴面包树果粉、乌鲁拉籽油、植物精油、红茶、咖啡、工艺品、黑肥皂、可可脂、红茶、木雕、孔雀石等非洲特色产品集中亮相。
长沙海关口岸监管处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本届博览会进境展品顺利通关,该关提前谋划,今年3月就拟制监管方案,并指导组委会发布通关须知。该关运用信息化、无纸化管理系统,为18个非洲国家的65家参展商提供展会备案、展品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该关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霞凝港等海关作业场所,设置展商、展品通关“绿色通道”,灵活运用预约通关、优先查验等方式,为30余批次进境展品提供快速通关服务。
(下转2版)
(上接1版)
展会期间,长沙海关全程派员进行驻场监管,累计开展巡馆核查20余次,核定304项展品试用、散发等申请,审定3种食品试销售,发放通关须知163份,提供海关业务咨询100余次,并协调解决多项参展商提出的需求和问题。
为更好地服务从全国其他口岸入境的展商及展品,长沙海关积极联系其他直属海关,协调加快展品通关。提供展品查验便利,实施展馆现场查验,有效避免对存储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展品出现损耗。同时,组建专家咨询团队,为办展方、参展商提供政策解读、业务咨询。
此外,长沙海关还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政策支持,复制推广上海进博会关于支持跨境电商业务、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便利措施,允许符合条件的进境展览品在本届博览会结束后按照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模式销售,便利民众以网购形式把在展会上中意的展品带回家,即时享用中非经贸交流成果。